邊聽音樂邊讀書常被視為「分心」的舉動,但 2025 年發佈的研究論文發現,聽著背景音樂的情況下做事,反而有正面效果!對於有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年輕人來說,甚至有助於提升專注力。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
邊聽音樂邊做事更專心?
加拿大蒙特婁大學(University of Montreal)分析 434 名 17 ~ 30 歲年輕人日常聽音樂的習慣,比較 ADHD 族群和一般人的異同,並探討背景音樂對認知及情緒的主觀影響。調查發現 ADHD 組在學習、運動時更常開著音樂,而且傾向選擇刺激的音樂;一般組較常播放輕鬆的音樂。如果是單純欣賞音樂不做事,那一般組每週聽歌的時間明顯多於 ADHD 組。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
為什麼背景音樂能幫 ADHD 族群提升專注力?
雖然研究發現背景音樂在認知和情緒功能上對兩組人的主觀效果相似,但從聆聽習慣差異可以推斷背景音樂對 ADHD 組的潛在幫助。可以從神經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
「適度大腦警醒模式(Moderate Brain Arousal model,MBA)」理論主張, ADHD 族群的多巴胺系統功能失調,神經系統無法正常運作,導致大腦警醒度偏低,不過適度的音樂能刺激大腦、提升警醒度。所以在讀書這種枯燥單調的活動中, ADHD 的人更常搭配刺激性音樂,因為這有助於對抗注意力不集中,讓他們更能維持專注。音樂還能刺激大腦的獎勵系統,促進多巴胺釋放對 ADHD 族群來說特別重要。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
「情緒喚醒理論 (Mood Arousal Theory)」認為,音樂可以引發愉悅的情緒,助於提升認知表現。在很安靜的環境下,ADHD 族群可能反而無法動腦,而音樂可以改善情緒喚醒,所以在需要高度專注的活動中(例如閱讀、記憶、邏輯推理), ADHD 族群能利用音樂來喚醒情緒、穩定心情,更容易進入工作狀態。

示意圖翻攝自 Unsplash
透過音樂提升效率
背景音樂能幫助 ADHD 族群開啟並保持最佳專注狀態,尤其在處裡需要長時間專心或容易感到無聊的任務時。研究結果也證實,不論讀書寫作或打掃通勤,大多數年輕人都會搭配音樂做事,而且能從中獲得正面的感受。

示意圖非當事人,翻攝自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