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42分鐘奪一命 「紅光療法」有助腦中風恢復

根據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已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 5 位。光是在 2022 年,就奪走了超過 1.2 萬條寶貴生命,平均每 42 分鐘就有 1 人因腦血管疾病過世 [1]。腦中風來得毫無預警,不但可能瞬間改變個人,甚至整個家庭的生活,還可能帶來漫長的復健挑戰與不確定的康復過程,甚至危及生命。

但現在,「紅光療法」正為中風患者帶來希望!研究指出,紅光不僅能緩解疼痛促進肌肉修復,還有助於縮短整體腦中風的康復時間,幫助患者更快回到日常生活。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了解造成腦中風的原因與常見症狀,介紹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並帶你探索紅光療法如何成為中風後恢復過程中的重要助力,為患者與家庭開啟新的可能!

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中年男子顯得身體無力,可能因中風導致行動不便,左側身體僵硬、臉歪嘴斜,旁邊有一名女子協助推輪椅。
示意圖翻攝自 Adobe Stock

什麼是「腦中風」?

腦中風」是指大腦的血液供應突然受阻缺血性中風),或是血管破裂造成出血出血性中風),導致腦部功能受損,進而影響行動能力、語言表達,甚至是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腦中風多與心血管健康密切相關,常見的高風險因子包括動脈硬化遺傳體質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以及不良的生活習慣,例如抽菸酗酒久坐缺乏運動

中風的前兆和症狀會依照大腦受損區域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常見的情況包括手腳或臉部突然感到無力或麻木嘴歪說話不清單側視力模糊或視覺異常突然頭痛或頭暈,以及站不穩失去平衡等問題。

由於腦細胞對缺氧極為敏感,一旦發生中風,黃金治療期極短。如果錯過即時處理時機,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傷,因此早期辨識和立即就醫至關重要。

一位男子捂著頭,呈現頭痛或頭暈的狀態,背景顏色扭曲模糊,代表中風或腦部疾病的徵兆。
示意圖翻攝自 Adobe Stock

腦中風怎麼治療?

預防腦中風應從日常生活習慣開始建立。如果不幸發生腦中風,治療的目標應該是穩定病情並盡量減少大腦損傷,並進行長期復健以恢復正常生活。主要的預防與治療方式包括以下幾種:

  • 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減少攝取鹽分和糖分,維持血壓、血脂和血糖正常值,增加運動提升整體健康,同時戒菸戒酒,以有效降低腦中風風險。
  • 藥物治療:根據醫生指示使用血栓溶解劑、抗血栓藥物、抗凝血藥、降壓藥、降脂藥等來穩定病情。
  • 手術治療:針對出血性中風,可能需要手術止血或修補破裂的血管。
  • 物理治療:強調恢復肢體功能,透過運動來改善肢體僵硬與麻痺。
  • 語言治療:針對語言功能受損的患者,進行語言復健。
  • 職能治療:協助患者重新學習日常生活技能,如穿衣、進食等。
  • 紅光療法:透過紅光促進血液循環、細胞再生以及強化肌肉組織,有助於加速腦部恢復與減輕疼痛。
醫護人員握著坐在輪椅上的中風患者的手,顯示康復過程中醫療照護和支持的重要性。
示意圖翻攝自 Adobe Stock

「紅光療法」可以治療腦中風嗎?

研究顯示,「紅光療法」對中風患者帶來許多正面影響,包括幫助增加肌肉纖維量延緩痙攣性肌肉疲勞的發作時間,以及有效減輕疼痛。這些效果不僅在中風患者身上獲得驗證,在健康族群與運動員中也有類似成果 [2]

另一項研究指出,若能在中風發作後不久就進行紅光照射,有助於促進新神經元生成減少發炎反應,並改善粒線體功能,這些都是中風後康復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3] [4]

更進一步的臨床研究顯示,近紅外光療法具備神經保護作用,對中度至重度缺血性中風患者的恢復特別有幫助。接受紅光療法的患者,在單次治療後即出現明顯的腦部功能改善。治療時間從 2 小時至 24 小時不等,平均超過 16 小時。根據評估結果,紅光的治療成功率達 70%,而未接受紅光的對照組則為 51% [5]

紅光療法為腦中風康復提供了新的希望,不僅能減輕疼痛,還能加速肌肉修復與神經再生。這項療法結合了促進神經新生、抑制發炎、提升細胞能量等許多好處,讓患者在復健過程中更順利、恢復速度更快。

紅光療法操作簡單、無痛又不侵入,適合在舒適環境中使用,能有效協助中風後的康復。如果你或親友正經歷復健階段,不妨諮詢專業醫師,讓紅光療法成為加速恢復的一大助力。

一名女子戴著眼罩接受紅光療法,可幫助緩解和恢復中風後的症狀,促進神經修復與康復。
示意圖翻攝自 Adobe Stock
參考資料:PlatinumLED Therapy LightsKaiyan Med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