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光療法」是一種安全、非侵入性的方式,透過釋放紅光和近紅外光,刺激粒線體運作、提升細胞能量,進而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帶來多方面的健康好處。
但該怎麼使用紅光療法,效果才會最好呢?有些做法是「針對全身進行照射」,有些則是「集中在特定部位進行局部照射」。
全身與局部這兩種方式的原理相同,差別在於使用目的不同。了解各自的特點與用途,有助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紅光應用方式,提升整體效果!

示意圖翻攝自 Pixabay
全身紅光療法
顧名思義,全身紅光療法的照射範圍較大,能讓身體大部分的部位同時接受紅光,為細胞提供更完整的光譜能量,提升細胞運作效率,帶來多方面的健康改善,例如:
- 改善睡眠:幫助改善睡眠模式,提升休息品質。
- 提升情緒:有助於舒緩季節性情緒失調和憂鬱症等情緒問題。
- 減少發炎:對於慢性發炎的人,全身紅光療法有助於減輕全身性發炎症狀。
- 減輕疼痛:可有效減輕由慢性疾病或受傷引起的疼痛。
- 增強運動表現:用來促進肌肉恢復並減少運動後肌肉痠痛。
- 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改善循環系統功能,增強身體內部的運作效率。
在使用情境上,全身紅光療法特別適合有規律運動習慣、關注體能恢復或有全身性健康需求的人。像是重訓族群、馬拉松跑者、瑜珈老師,甚至是長時間站立或久坐上班的人,都很適合透過全身照光來調整狀態。
如果使用全身紅光儀,站立或躺下時就能一次完成大面積照射,操作簡單也更有效率。但如果是用面積較小的紅光儀,像是手持型或桌上型,就必須分次分區照射,照一次只能針對單一部位,相對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會多很多。

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
局部紅光療法
局部紅光療法是針對身體特定區域,利用集中的紅光與近紅外光照射,為需要照護的部位提供更高強度的能量,幫助提升細胞運作效率,促進修復與舒緩。這種方式特別適合用在以下幾種情況:
局部紅光療法的彈性高、操作也更方便,特別適合居家保養、忙碌生活中需要快速舒緩的人。不需要大空間、不用特別準備。對很多人來說,局部紅光療法是一個低門檻、效果明確的好選擇!

示意圖翻攝自 imetta 療癒我
全身和局部紅光療法之間的差異?
全身紅光療法與局部紅光療法各有優勢和適用情境,以下表格清楚比較兩者的特點和適用性:
項目 | 全身紅光療法 | 局部紅光療法 |
優點 |
|
|
缺點 |
|
|